![]() ![]() |
【最後的台灣山貓刊於大自然雜誌2013年第120期】
逝去的雲豹
4月29日早上,同事遞了一份當天的蘋果日報到我面前,為的是讓我看一篇占了半個版面的報導,這報導講的不是誰貪污或是又有什麼食物出問題,而是要告訴大眾:臺灣雲豹確定滅絕了!13年的研究,在山區設置了超過1500處的自動相機,一無所獲,學術界終於不得不承認:雲豹真的找不到了!
自己曾經有幸參與臺灣雲豹的調查工作,當年隨著姜博仁博士深入大武山區,在山上調查時,總會想像著能在某個轉彎處,瞥見那具有幻美花紋的神秘雲豹,如今這樣的幻想真的只能永遠是幻想了!
雲豹的消失,意味著幾十年來臺灣生態環境的丕變,當研究人員開始想去調查雲豹時,卻發現再也無法在野外找到!失去了雲豹,我們更應該積極去思考:另一種臺灣原生的貓科動物-石虎,是否也急需我們的關心?
![]() |
![]() |
石虎的體型與家貓類似,民眾容易誤 |
斑塊狀的花紋讓石虎在森林裡擁有 |
|
|
石虎是夜行性動物,透過紅外線自動 |
耳後白斑是許多野生貓科動物都有 |
|
|
苗栗地區擁有相當豐富的淺山生態環 |
淺山環境由於人類的開墾利用,呈 |
謎樣的石虎
石虎原名華南豹貓,意即身形如貓,斑紋如豹。在臺灣,山區的居民俗稱石虎為山貓。從早期的文獻記載中,可發現石虎是臺灣低海拔普遍分布的野生動物,然而在最近的數十年間,國內學者對於這樣的生物,幾乎是一無所知,沒有人可以明確告訴我們,臺灣那裡還有石虎分布。
民國83年,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成立,並開始著手進行全臺灣的動植物資源調查,同時也建立了野生動物急救站,專職負責救治、收容野生動物。從特生中心過去十多年的調查資料及救傷記錄中,研究人員發現:石虎的相關記錄相當少,顯示現今石虎的族群狀況恐怕不像文獻所講的:全臺普遍分布,而是可能正面臨著滅絕的危機。
發現石虎 發現危機
大約十年前,正就讀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的陳美汀,意識到臺灣石虎族群情況可能岌岌可危,喜愛貓咪的她決心投入石虎的研究中,這個艱難的研究主題讓她吃盡了苦頭,剛開始在南部的山區尋找石虎蹤跡,但都一無所獲,後來從特生中心的調查資料中,推測新竹苗栗可能仍有石虎分布,於是便北上進行研究。
民國94年~101年間,在林務局新竹林區管理處的計畫支持下,陳美汀在新竹苗栗地區展開調查。終於,在苗栗通霄地區,她以自動相機拍到了第一張野外石虎的沙龍照,隨後自動相機也都陸續在苗栗其他地區拍得石虎照片,不過新竹地區始終都未拍到石虎。
在調查期間,陳美汀也成功誘捕到8隻石虎,並為牠們戴上無線電追踪器後野放,也因為追踪了這8隻石虎的活動,讓大家終於有機會一窺石虎的活動範圍及生態習性。然而這8隻石虎追踪到最後,下場幾乎都是死亡,而且死亡原因推測大多都與人為活動有關,包括人為獵捕、毒殺、中獸鋏、道路死亡等,這樣的結果也讓陳美汀意識到石虎所面臨的生存危機真的不小,難怪原本普遍分布的石虎,如今卻是瀕臨滅絕的生物。
![]() |
![]() |
石虎排遺中未消化的羽毛及鼠毛,讓 |
對石虎來說,山上人家所飼養的放 |
|
![]() |
臺灣山區獸鋏使用的情況相當氾濫, |
苗50線道路的開發案,計畫範圍 |
|
![]() |
100年1月中旬,一隻石虎在苗50線 |
中獸鋏的石虎,儘管即時截肢撿回 |
無情的獵捕
一次偶然的機會裡,認識到一位過去曾經獵捕許多石虎的老獵人,他說:「以前苗栗地區石虎很多,每次出門打獵至少都可以抓到一隻!現在石虎少了,加上又有野生動物保育法,所以專門獵石虎的人幾乎是沒有了!」老獵人拿出過去的老照片,看到十數張的石虎毛皮陳列架上,讓人明白他所言非假!但卻也令人不禁為這些逝去的寶貴生命感到哀傷!
雖然正如老獵人所言的:專門獵石虎的人變少了!但從陳美汀的研究資料顯示:石虎遭受人為獵捕的壓力仍然相當大!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石虎的棲息環境位於淺山,與人類經常活動的農耕環境重疊,當石虎遇上山區居民所飼養的家禽時,常會忍不住抓一兩隻加菜,因此居民總把石虎當作害獸,想除之而後快,獸鋏、毒餌是最常用來對付石虎的方式。如何說服受害的民眾不要傷害石虎,並減少石虎襲擊家禽的機會,是目前政府部門最頭痛的石虎保育問題。
有時石虎被獵捕,是誤殺!長久以來山區居民習慣以放置獸鋏來防除獸害,包括會偷吃的老鼠、會破壞田地的鼬獾及山豬、甚至是偷採水果的獼猴。但由於石虎也會在田地附近活動,因此常成為無辜的受害者。所幸100年6月通過了動物保護法第14-2條增訂,明文禁止獸鋏的製造、販賣,讓臺灣獸鋏使用氾濫的問題有了改善的契機。
開發毀家園
人為的開發一直是對野生動物生存最大的危害,石虎所棲息的淺山地區由於多屬私有土地,常面臨開發破壞的問題。早年苗栗地區人為活動較少,相對的開情況也較不嚴重,也因此保留了許多棲地讓石虎生存,反觀其他的地區,如:雲嘉南一帶,因為人類活動頻繁,開發破壞多,石虎也就很難生存下來。
然而好景不常,近幾年苗栗地區開發案急遽增加,許多道路的開闢、拓寛以及科學園區、工業園區、觀光園區的開發,統統位於石虎棲息地上,但早年大家對石虎一無所知,也沒人會站出來為石虎請命,因此就讓這些開發案順利的進行。這樣肆無忌憚的開發情況在98年底時有了改變,一條預計穿越三義苑裡交界的苗50線道路工程,由於調查資料顯示為石虎重要棲息地,因此在地方居民、保育人士、學術界、林務局等多方反對下,縣政府終於同意暫緩開發。
成功阻擋苗50線的開發,石虎一戰成名!同時也影響了後來苗栗地區許多大型開發案的進行,只不過並不是每件開發案遇到石虎都會讓政策轉彎,像最有名的後龍殯葬園區設立案,雖然該地區確實有石虎的活動記錄,地方人士及保育人士都極力反對,但開發單位仍執意開發完成,如今殯葬園區二十多公頃的基地都已全數整地完成,原本石虎的棲地也一去不復返!
![]() |
![]() |
後龍殯葬園區的開發,讓石虎棲息的 |
101年3月,民眾在苗128線道路旁 |
石虎不懂“馬路如虎口”
過去我們總以為石虎這樣的野生動物,應該會儘量避免接近馬路,然而101年3月有民眾在苗128縣道旁,發現兩隻路死的石虎,兩隻死亡時間約間隔一星期,其中一隻剛好是陳美汀追踪的研究個體!這次的案件讓我們開始意識到:石虎是會冒險穿越馬路的!之前幾乎沒聽過石虎被車撞死的訊息,可能是民眾對石虎認識不足,以為只是野貓而未通報。近幾年由於石虎相關報導增加,民眾對石虎開始有了認識,預期未來石虎路死的通報案例恐將會增加!果不其然!大約半年後,又有民眾通報卓蘭地區有石虎路死,而且這次發現的位置還是在4線道的省道中央,這下我們真的確定石虎對於過馬路是沒在怕的!
102年度截至6月為止,苗栗地區接獲通報的路死石虎已達3隻,其中一隻還是穿越高速公路時被撞死的。面對不斷增加的石虎路死案件,我們遲遲不見地方道路工程單位有任何道路改善規劃,目前能看到的僅有縣府林務科在道路兩旁設置的“石虎出沒”的立牌,用以提醒駕駛減速慢行,留意石虎穿越馬路。反觀負責高速公路維護的高公局,近年來對於國道上的路死動物相當重視,除了加強員工的相關教育訓練外,也積極營造適合野生動物通過的廊道設施,並透過監測設備了解野生動物的利用情形,監測過程中就曾拍攝到石虎穿越廊道的影像。
![]() |
![]() |
苗栗縣政府林務科在每個曾發生石 |
高速公路局在國道3號通霄路段的 |
|
![]() |
一隻石虎正利用涵洞穿越國道3號高 |
對於生性隱密的石虎,我們仍然所 |
滅鼠?還是滅生態?
從目前對於石虎的研究觀察顯示:石虎的繁殖能力及謀生能力都不算太差,雖然有棲地破壞、獵捕、路死等等的不利因素,但也應該不致於讓牠的族群在這四五十年間大量下降,許多原本有石虎分布的地方,雖然棲地還在,但都找不到石虎了!因此目前有一推測是跟每年的全國滅鼠週政策有關。老鼠是石虎的主食,而石虎棲地也常與人類活動區域重疊,當滅鼠週執行時,老鼠吃了藥之後行動變緩,容易被石虎或其他天敵捕食,間接造成這些捕食者的死亡。
滅鼠週後雖然老鼠數量會在短時間內減少,但由於老鼠的繁殖能力相當強,往往只需數個月的時間,就能回復原來的數量,然而石虎及其他捕食者要回復數量可就沒這麼快了!當老鼠數量回復,捕食者數量卻不足的情況下,滅鼠藥的投入當然持續增加,如此惡性循環下去,終將導致生態失衡!
莫讓石虎步上雲豹的後塵
林務局於民國97年修訂保育類動物名錄時,將石虎從原本的保育類二級提升到與臺灣黑熊相同的保育類一級,這意味著如果我們再不積極關心石虎的生存危機並且採取行動,也許再過幾年,雲豹滅絕的傷痛又會再一次發生在石虎身上。
苗栗這塊淨土是目前臺灣石虎最大的棲息地,僅管這幾年來開發不斷,但隨著大家對石虎的認識與了解逐漸增加,有越來越多人關心石虎的安危,並協助參與相關的研究或是保育工作。期盼未來石虎的保育工作能更加順利的推行,讓這個臺灣山貓可以世代長久的棲息在山林之中。
![]() |
![]() |
收容中心裡一隻很帥的年輕石虎。 |
臺灣石虎的族群狀況,亦受到日本 |
|
|
苗栗地區雖然是石虎最大的棲地, |